南方日报丨党组织成实验室建设和科研攻坚助推器

2021-07-02
2194
正文字体:

研究成果接连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十大重大技术进展,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应急科研攻关助力科技战疫,成立产业化公司达26家……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三年多来,聚焦新材料研究与应用,各项工作迅速推进,影响力不断提升。

作为一家年轻的科研单位,实验室坚持抓好党建促科研,初步实现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发展。在刚刚公布的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决定中,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党总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成为东莞唯一获此荣誉的基层党组织。

 

实验室党总支抓好党建促科研

6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全文发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党总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在建党百年这样的特殊节点获得这一荣誉,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鼓励。这是上级党组织对我们的认可和鞭策,我们深感荣幸的同时,也感到更大的压力和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冯稷表示,实验室党总支成立不到两年就能获此殊荣,体现了省、市、松山湖各级党委、政府从党建层面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担当和魄力。

作为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打造国家级实验室为目标,致力于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2018年4月揭牌成立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2019年10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党总支成立,下设三个支部,目前共有党员160人,其中在册党员81人,超过80%的党员具有硕博学历。

“实验室作为科研机构,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成立党总支,也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个原则。”冯稷表示,自成立以来,实验室党总支紧紧围绕抓好党建促科研,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持续推动党建科研深度融合发展,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实验室建设和科研攻坚的助推器,使党员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优秀模范。

“实验室全体党员将以此为契机,主动拥抱时代发展大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材料科学基础前沿,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在历史的接力赛中跑好科研工作者这一棒。”冯稷说道。

 

党员骨干带头为实验室建设“开荒”

2017年12月,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启动。2018年4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揭牌。此时,实验室选址地还是一片荔枝林,工程建设单位尚未确定,据估算,从启动建设到入驻至少需要两年多的时间。

从零起步建设省实验室,其中的复杂挑战可想而知。时间不等人,面对亟待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以党员骨干为代表的一批拓荒牛,成为推动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的中坚力量。

在东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第一时间开展工作,抓紧落实过渡场地改造装修,装好一间场地,进驻一个团队。

实验室拓荒团队中,中层以上管理干部、科研团队负责人、技术骨干等大部分都是党员。在实验室筹建至起步过程中,党员骨干的带头作用进一步凸显。

2018年,10个科研团队,数百名科研人才入驻实验室过渡场地,一批科研项目启动,当年即申报了广东省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实验室建设初期,过渡场地空间不足,员工吃饭、住宿等配套保障设施不完备。对此,党员干部又贴心服务,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经常带头深入科研一线走访慰问,听取科研人员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保障他们潜心钻研。此后,这批党员骨干大多成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党总支或下设支部骨干,为实验室党组织成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党建文化兼具“党味”“科研味”

“党建工作总结起来,主要有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六大方面。随着中央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断重视,各项制度条例更加完善,对照开展基层党建更加有例可循。”冯稷说道。他提出,要让党建真正发挥对科研的引领作用,需要更具创造性,同时又要符合实际,例如组织党员听党课、学党史,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讲大道理,要开动脑筋创新形式,力求取得实效。

为了更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今年5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党总支开展“开门讲党课”,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总学监马石庄教授作报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党总支、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党总支、松山湖直属机关党委及辖下党支部约250名党员,共同听取了一堂生动而精彩的党课。

马石庄教授讲党课

“在此过程中,抓党建起到了搭平台的作用。以党建活动为纽带,可以将不同部门、机构的党员联系在一起,创造了近距离交流的机会。”冯稷表示,通过党建带动,有利于在实验室营造阳光积极、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面向科研人员,实验室还推出“科学面对面”品牌活动,打造既有“党味”、也有“科研味”的党建文化。邀请实验室各团队优秀科研人以浅显易懂的形式,展示团队研究领域及科研成果。目前已先后举办陶瓷材料专题、公共技术平台等多场专题活动,吸引超过200名员工参加。

 

模范引领培育科技报国情怀

加强模范引领是实验室党建工作的另一大特色。“作为年轻的党组织,发挥模范人物的引领作用,对团队精神面貌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冯稷表示。

为此,实验室党总支着力整合优秀科研人才资源,特别是以理事长王恩哥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忠贤院士、实验室主任汪卫华院士等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通过院士讲党课、开讲座等形式,,强化对包括留学归国人员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感召,促进广大科研人树立家国情怀,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科创提升与人才培育的内生动力。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日常工作中,实验室常常激励年轻党员率先垂范、冲锋在前,聚焦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环节,勇攀高峰、攻坚克难,成为推动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先锋骨干。

柯海波研究员

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柯海波就是实验室优秀党员的代表。自2019年5月来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他一肩挑起组建非晶材料课题组的重任,并带领团队取得一次次科研上的进展。

身为团队骨干,他坚持身体力行,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组建了一支十余人的高学历、年轻化的课题研究队伍,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实验室署名的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团队研究成果成功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实验室启动应急科研攻关,以材料研究助力科技战疫。在此过程中,实验室党员冲锋在前,为实验室疫情防控及科研攻关提供了重要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电纺纳米纤维多功能防护口罩新型设备研制与产业化、深紫外LED杀菌光源的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入选广东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科技应急项目;光子团队用飞秒激光技术对生产熔喷布设备的喷丝板进行高品质加工;先进陶瓷团队利用在亚氧化钛(Ti4O7电极)领域的研发成果成功电解制备84消毒液等。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形成党群共建合力,提高实验室党组织的建设质量,深化党建科研融合互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冯稷表示。

 

 

撰稿: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