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材料而生,大湾区再添科创新地标!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五周年大会举行
4月25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五周年大会暨新园区启用仪式举行,全面回顾总结实验室建设运行五年来在科研创新、队伍建设、机制探索、产业转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经验,并隆重举行一批重大合作项目签约及创新样板工厂团队新一轮融资启动仪式。期间,以国际领先的超快物质科学与技术研究为目标的阿秒科学中心揭牌成立,未来将提升我国在超快科学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上海光机所范滇元院士,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院士,中科院物理所所长方忠院士,中科院物理所沈保根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阎锡蕴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学明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忠贤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院士,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欧阳南江,以及海内外多所高校、兄弟院所、实验室、合作企业负责人等出席。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党委书记、副主任冯稷主持活动。
打造开放创新生态
让硬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材料科技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最重要的科技领域之一,涌现出一批世界知名的材料研究机构。”中科院副院长高鸿钧院士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实验室目标定位及特色方向,既符合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需要,又顺应时代发展大势。
高鸿钧寄语实验室,转化推广更多具有产业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争取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建设中先行先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出一条新路;不断凝聚、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在材料科学关键领域和重点方向上打造长板,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和原始创新效能。同时,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继续开展高层次国际科技合作,特别是要建好、用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力争不断产出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充分肯定实验室5年来取得的成绩。他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作为首批省实验室之一,紧跟广东产业发展,布局了十大发展方向,在集聚科技资源、吸引优秀人才、承担重大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广东省科技厅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实验室建设,希望实验室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服务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多作贡献。
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欧阳南江表示,实验室第一个五年硕果累累,期待实验室第二个五年能够紧抓、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厚植科技创新的底色,守正创新,进一步破除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障碍,聚焦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的需求,聚焦新材料,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松山湖将全力为实验室提供最优质的保障服务。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可以说是一路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东风建设起来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院士表示,5年来,实验室秉持着“四个面向”的初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决心、打造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的恒心,扎扎实实地取得了一系列初步成果,完善优化了四大板块的创新矩阵,形成了特色的模式和经验。
5年来,实验室聚焦成果转化,在贯通“样品-产品-商品”全链条初步趟出了路子、形成了模式。“我相信未来10年一定是‘硬科技’的窗口期,实验室将着力打造开放创新生态,集聚力量开展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让更多硬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王恩哥说到。
实验室揭牌成立五周年之际,多个兄弟机构及合作单位以祝贺视频、贺信的形式对实验室送上祝福。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院士表示,散裂中子源和实验室同为松山湖科学城重要科研平台,一直以来保持着密切合作,中科院物理所和实验室是散裂中子源最主要、成果最丰硕的用户,衷心希望今后双方强强联合,共同努力为发展我国材料科学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阿秒科学中心揭牌成立
提升我国在超快科学领域综合竞争力
2018年4月25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作为广东省首批4家省实验室之一,正式挂牌成立。5年来,实验室积极探索“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并迅速发展成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5年间,实验室队伍从3人到千人,顺利建成了四大核心板块,成功布局十大科学研究方向,参与并见证了松山湖从“科技产业园区”到“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蝶变。
大会期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院士对实验室五年来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五年来,在中科院、广东省委省政府及东莞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实验室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协同创新、推动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突出成效。
目前,实验室汇聚7位两院院士、3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50多个创新团队,实验室总人数超千人。与此同时,实验室实现“过渡场所+永久场所”的双园区运作模式,新园区二期也正在筹建。
科研创新方面,承担国家及省级研发项目182项,研究成果先后入选“2019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2023年1月,实验室首次进入ESI“材料科学”前1%。创办英文期刊《Materials Futures》并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海外稿源达40%。
5年来,实验室探索实践出了一条“项目开源-概念验证-融通资本-先奖后投-联合中心-滚动发展-品质管理”的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实现了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应用,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死亡谷”上逐步架起了一座“铁索桥”,取得了市场的认可,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体制创新的“松山湖模式”。此外,实验室在开放合作、科学普及等方面也取得扎实成效。
推进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项目的建设,是实验室下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活动期间,在多位院士专家及相关领导见证下,阿秒科学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由中科院物理所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建,定位为国际领先的超快物质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以推动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的建设,联合开展并强化阿秒科学研究,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基地,提升我国在超快科学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随后,中科院物理所所长方忠院士作《阿秒科学与技术》的主题报告,从技术原理、发展历程、前沿趋势、应用前景等方面,对阿秒科学研究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他表示,阿秒科学中心建设,将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在前沿基础领域进入科学前沿无人区、带来重大科学发现,通过尖端核心技术创新,催生全新的产业领域,并吸引更多国际一流人才汇聚。
龙头企业现场签约开展技术合作
创新样板工厂团队启动新一轮融资
一直以来,实验室坚持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两条腿”走路,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注重与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与地方企业精准对接,目前实验室与东风、君乐宝、中铝、中建、宝武、中航发、一汽、南方电网、立讯、中石化、江苏芯澄等大型央企、头部企业及地方所属“专精特新”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松山湖特色的“室企共建联合工程中心”发展模式,持续攻关产业转化难题,产业创新成效显著。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实验室与中国中建科创集团有限公司、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央研究院)、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君乐宝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宝武特冶有限公司、广东邦固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合作企业代表现场签约,未来将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度技术合作。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板块总投资10亿元,产业化团队孵化的公司受到了资本的青睐,已有16个团队的产业化公司完成了天使轮融资,融资总额4.98亿,市场估值30亿元,成功实现从财政投入转为风险资本投资等多元化投入的可持续发展,加速了产业化的进展。
活动期间举行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团队新一轮融资启动仪式上,实验室与国投创合、中科创星、东莞科创集团等共同启动创新样板工厂团队新一轮“硬科技”项目融资。
实验室新园区一期项目12.68万平方米,占地263亩,于2022年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是一座涵盖综合楼、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会议中心和专家工作室等多栋建筑的大型科学园区。当天上午,在与会院士专家及领导嘉宾的见证下,实验室新园区正式启用,大湾区再添科创新地标。
以此为起点,未来实验室将着力打造开放创新生态,集聚力量开展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让更多硬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 ,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实验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