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护平安 众志成城抗疫情——实验室抗疫纪实
一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牵动着举国上下亿万人民的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广东省、东莞市和松山湖管委会等有关部门的要求。实验室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各项防疫措施扎实做好卫生防疫,确保实验室疫情防控取得实效、复工复产有序开展。截止2月25日,实验室“零病例”,各团队/部门全面复工,满员率76%。
一、组织保障——尽忠职守尽责担当
疫情发生后,王恩哥理事长高度重视,与实验室领导班子、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领导班子多次联合研究部署抗疫与复工举措。实验室先后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临时领导小组、疫情防控和复工临时领导小组,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疫情防控总指挥、领导小组组长陈东敏多次通过微信组织召开专项行政办公会议,全方位部署实验室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工作内容,全力保障实验室年度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春节后,冯国星、陈熙基、王玉文、程戈岚等即刻返回实验室,与刘新军、黄韶红等留莞中层干部组成的第一批核心管理团队率先展开实验室现场工作,并制定完成了详细的由实验室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的抗疫复工方案,责任落实到人、真抓实干。
加强疫情防控与排查,做好后勤保障。春节坚守岗位的小组长刘新军、副组长黄韶红统筹分工、协调联动,灵活调动人力、物资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去,确保实验室“场所防控到位、宣传引导到位、兜底管理到位”,切实做到守土有责不动摇、守土担责不含糊、守土尽责不懈怠。
组员刘荣杰和袁慧中主要负责做好人员分类管理,通过整理员工每日线上填写的调查问卷,迅速摸清全体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给实验室确定复工名单提供关键依据,形成了高效有力的动态反馈跟踪机制。
组员李明始终事无巨细,总是站在防控一线的前沿。不论是为实验室采购测温计、消毒液、口罩等防控物资,还是布置观察隔离室、张贴疫情防控的文件、海报等;不论是在实验室应急值守,还是迎接政府部门的各类防疫检查;不论是给复工员工坐班车前测温、还是为返莞隔离员工配送餐食、购买日用品,李明同志都事必躬亲、任劳任怨、勤勤恳恳。2月10日,是实验室复工第一天,在给隔离员工配送午餐后,从1月27日一直马不停蹄工作的李明同志,终于在送餐车上“偷偷”打了个盹。
提前布局,强化工作统筹谋划。实验室疫情防控与复工临时领导小组结合实验室发展要求,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继续做好对创新样板工厂团队业务开展、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申报、成果转化等工作进行前瞻性谋划和部署。2月13日,复工临时领导小组召开专题沟通会,进一步统一思想,部署了下一阶段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各部门重点工作。2月16日、17日,实验室主任助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冯国星一行前往实验室疫情防控一线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一线防控工作人员和春节期间在岗的部分科研人员,详细了解他们近期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大家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并叮嘱在岗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防护与安全。
这次疫情是对实验室管理水平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在每日防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临时领导小组的责任与担当,让实验室全体员工有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底气。
二、抗击疫情——全民动员各显神通
在疫情期间,实验室员工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党员在其中也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坚守值班。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自2月17日至疫情结束,各支部每天设置党员值班岗,值班党员不仅熟知实验室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同时也协助实验室做好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措施。从19日起,值班党员成立志愿小分队为隔离员工送餐,提高了送餐的服务质量。
提供防疫物资。在抗击疫情关键时期, 实验室第一党支部支委委员韩伟静同志代表生物界面团队首先主动向实验室提供100个防疫口罩,随后骨水泥团队、轻元素团队也先后主动提供600个防疫口罩供实验室员工使用。重金属处理团队积极联系采购渠道,协助购买300瓶500ml的酒精(75%)。
维护实验设备。为保障科研工作顺利开展,2月初,催化材料团队党员艾远飞返回实验室维护手套箱、电池测试系统等实验设备,记录实验参数;材料制备与表征团队胡斯桂返回实验室维护原子力显微镜,保证原子相高分辨率和高压模块测量的正常使用;先进陶瓷团队党员刘会军、杨凌旭返回实验室检查水浴锅水位,氢气流速等实验参数,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坚守科研工作。中子科学平台王采林研究员在疫情期间一直坚守在科研一线,深入开展闪烁体中子探测器研发,团队成员赵帅于2月2日邮寄样品给在台湾的Jason老师进行实验;实验室优秀党员、先进陶瓷团队曾潮流研究员于1月30日返莞工作,并时刻叮嘱团队成员做好个人防护,在防疫口罩采购困难的情况下,找寻采购渠道,细心地从沈阳家里带回一批口罩给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创新办公形式。为了更好的进行疫情防控,行政管理部门推行“无接触式办公”,提倡尽量采用线上审批,或发送邮件等形式,同时,也在各办公室门口放置纸质材料收纳点,保证工作高效处理不耽搁。
网络直播授课。为保障员工培训系统正常进行,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领衔,为员工开设了一周的“技术创业系列培训”课程。课程主要讲解了国内外知名大学、硅谷高科技公司科技创业、知识成果转化的宝贵经验与先进的思路。每堂课在线人数不低于150人,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18个团队组成18个学习小组,课程互动频繁、反响热烈。
2月15日,由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主任汤雷翰教授组织、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团队主办的“线上深度势能-材料模拟教学交流讨论会”受到了相关科研人员的一致好评。此次交流会着重介绍了DeePMD-kit 和基于DeePMD-kit开发的力场生成软件DP-GEN,并进行了两款软件的上机操作教学。四个半小时的交流会受到了深度势能分子模拟社区成员的大力支持,累计在线超过1300人次。
2月18日起,实验室携手华进知识产权和聚思睿国际技术转移公司联合举办为期五天的线上“粤港澳知识产权管理高级研修班”。主讲人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讲述了专利挖掘技巧、专利族群的布局、专利维权策略等知识产权难点问题,理论讲解深入浅出,案例剖析全面透彻,分析独到,员工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三、科学复工——执行有力只争朝夕
为保证实现年度良好开局,实验室加强服务保障,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全面做好复工工作。截止2020年2月25日,实验室保持“零病例”,全员健康,15个样板工厂团队、8个前沿方向、4个公共技术平台、6个行政部门均已复工,共计复工209人,预计到2月26日满员率超过80%。出台了防疫与复工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
创新管理,推动工作落实落细。动员科研人员提交国家、省、市项目建议书、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申报、组织征集“十四五”重大研发需求建议、协调推进第三批项目评审等,充分利用OA系统、电子邮件、微信群等各种渠道,强化远程办公,开启“全天候在线”模式,快速构建管理服务人员实时响应、科研业务线上办理的工作机制,确保科研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将科研业务受疫情防控的影响降到最低。
为了加快体温检测效率,实验室A1栋完成了首个“5G热力成像体温检测”的“绿色通道”建设。结合高速率、低时延的5G网络,只要员工从“绿色通道”中经过,其体温影像和数据都会清晰、“无时差”地显示在屏幕上,测温精度最高可达±0.1℃,既提高了大规模人群体温检测的速度和检测可信度,也大大减少了人员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协调沟通,推动基建复工。在市镇两级多部门介入协调和实验室领导小组推动下,实验室一期工程项目部一手抓疫情防控的同时,另一手也紧抓项目复工开工。项目部包车接员工返岗有序复工。在政府协助开具复工证明、通行函件下,目前已允许施工,预计施工作业于2月底能全面恢复正常。施工单位及时调整工程总进度计划,从中进行查缺补漏,完善各工序,并合理穿插,第一时间缩短延误工期,避免施工过程中返工等现象。
下来,实验室复工临时领导小组将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做好统筹谋划和组织工作,持续激发实验室创新活力,确保实验室有序顺利复工。
在这个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省市区各级政府领导多次关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对防疫物资筹备给予大力支持,对实验室复工情况给予高度关注,并亲切慰问科研人员。面对严峻的疫情斗争形势,实验室也吹响了抗击疫情行动“集结号”,无论是领导小组还是复工人员,用行动践行着信念,用青春实现着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造高品质实验室,安心开展高质量科研。希望实验室全体员工继续积极防疫、各党员干部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配合领导小组,本着对实验室人员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不辱使命,认真负责,落实好理事会和主任办公会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共同保障疫情期间实验室相关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坚决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风雨过后终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