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云”聚华师,共飨学术盛宴——2020年度广东省能源化学暑期学校
8月20日-24日,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支持下,由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承办的“2020年度广东省能源化学暑期学校”顺利开办,来自全国28所大学的70多名优秀学子“云”聚华师,共飨学术盛宴。
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和保障师生安全,能源化学暑期学校组委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精心为学员们搭建了共同学习、交流探讨、提高技能和增进友情的线上平台。短短的四天半里,专家名师分享研究前沿,畅谈能源化学学科发展,精彩纷呈的内容让学员们且学且思,收获满满。
立足国家需求,助力能源化学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化石燃料日渐枯竭、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对高效、清洁、新型可再生能源,以及相关的能源转换与存储新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促进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和推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作为八大发展任务的两个方面。广东省政府及广州市政府在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中也都把新能源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能源化学是在世界能源需求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破解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与核心。能源化学学科则是在物理化学、材料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形成,兼具理学、工学相融合的鲜明特色,利用化学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能源高效利用与新能源开发的关键学科。
为响应国家政策和响应广东省新能源建设的号召,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联合承办了“广东省能源化学暑期学校”,旨在为能源化学领域的青年学者搭建交流平台,拓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进而选拔优秀本科学生报读华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及参与华南师范大学与松山湖材料实验的联合培养项目,推动能源化学学科建设。
暑期学校的举办得到广东省教育厅、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8月20日上午,广东省教育厅学位办吴宝榆主任亲临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参加暑期学校开幕式,对能源化学暑期学校的开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希望通过暑期学校的举办,增进优秀大学生对能源化学学科的了解,进而推动华南师范大学能源化学学科高水平发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李明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王健主任、化学学院领导以及近90名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
29场学术报告,大咖云集,共话学科发展
四天的暑期学校里,与能源化学相关的课堂在“腾讯会议”平台精彩纷呈,共精心安排了“专家讲座”“华师教师讲座”“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讲座”三类学术报告。
其中,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讲座”部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黄学杰副主任做了题为《锂离子电池与能源革命》的报告,系统地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展,以及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陆颖副研究员介绍了生物界面的单分子研究;何小月老师系统地介绍了扫描探针技术及其在二维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学员分享会,交流解惑,指明发展方向
为期四天半的暑期学校,安排了学员分享会。我们邀请到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蔡跃鹏教授、副院长曾卓教授、新能源系主任舒东教授、电化学所所长李红教授、暑期学校负责人郑奇峰副研究员组成专家评委。此次活动学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过程紧凑,学员们表示收获颇丰。
此次广东省能源化学暑期学校活动,共63名学员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结业证书,洪晓旋等10名同学获暑期学校优秀学员表彰,陈思涵等5名同学获暑期学校荣誉学员表彰。
助推学科建设,携手同行向未来
8月24日上午,暑期学校闭幕式在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及线上会议平台举行,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王健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党委书记陈相光、曾卓副院长、郑奇峰老师,和学员们一起参加了闭幕式,曾卓主持闭幕式。陈相光指出本次暑期学校时间虽短,但干货满满,具有重要意义,并希望能源化学暑期学校成为学院特色活动,助力学科发展。王健肯定了化学学院在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创新举措,向广大学子伸出橄榄枝,欢迎他们报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暑期学校负责人郑奇峰介绍了举办暑期学校初衷,分享其在国外求学经历,勉励广大学子珍惜国家提供的良好科研条件,投身科学研究,报效祖国。最后,陈相光宣读优秀学员名单,所有嘉宾、老师和学生“云合影”留念。
为期四天半的暑期学校圆满落幕。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也更加明晰了个人未来发展方向。本次暑期学校的圆满落幕,也标志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华南师范大学在人才联合培养方面首次合作的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