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交错磁体中正-逆自旋劈裂效应的实验观测

2024-04-20
238
正文字体:

自旋电子材料和器件在新一代低功耗、高速度存储和逻辑芯片中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传统的(铁序)磁性材料根据宏观磁性进行分类,分为铁磁性、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最近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自旋空间群的概念,在考虑磁相互作用和弱自旋轨道耦合的前提下,自旋结构与晶体结构之间存在着解耦合的特性;基于自旋空间群的概念,在新一类反铁磁材料中,即交错磁性材料,虽然其宏观磁性为0,但是其自旋能带中出现动量空间的自旋劈裂效应(Spin splitting effect, SSE),源于反铁磁两套自旋格子感受的晶体环境的非等价性,并且其产生的自旋极化方向沿着反铁磁序Néel矢量方向。SSE具有可控的自旋极化方向和可控的自旋流,为电控磁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方式,因此基于交错磁体的自旋劈裂力矩-磁性随机存储器(SST-MRAM)同时兼备了STT-MRAM和SOT-MRAM的优点,为磁性随机存储器产业提供了具有原创性的技术方案。

近期,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自旋量子材料与器件课题组研究了具有倾斜Néel矢量(101)-RuO2交错磁体中的正-逆自旋劈裂效应(ASSE)。通过脉冲激光沉积结合磁控溅射的方式制备了高质量的RuO2薄膜和RuO2/Py磁异质结构,分别结合自搭建的自旋轨道力矩铁磁共振(ST-FMR)技术和自旋泵浦技术,同时进行了正-逆自旋劈裂效应的系统表征:通过ST-FMR技术对电流沿RuO2不同晶体取向进行了各向异性的自旋力矩测试,发现只有当电流沿[010]方向时,才具有显著的z-方向自旋力矩;进一步,利用直流电流诱导的SST调节共振线宽即MOD方法更加直接评估了类阻尼力矩效率,获得各向异性的类阻尼力矩且与温度有强烈的依赖关系;通过自旋泵浦技术在RuO2中进行逆自旋劈裂效应(IASSE)测试,分别利用面内和面外微波场激励两种手段,实现发现与晶体取向相关的自旋泵浦信号(沿[010]方向最大化)以及较低温度下各向异性的自旋泵浦信号的增强,证实RuO2中的IASSE。本研究揭示了RuO2中与晶体取向相关的正-逆自旋劈裂效应诱导的电荷-自旋相互转换现象,且具有与温度高度相关的特性。这一研究结果将进一步推动对交错磁体中自旋劈裂效应的理解,为未来自旋劈裂力矩-磁性随机存储器(SST-MRAM)奠定科学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以“Direct and Inverse Spin Splitting Effects in Altermagnetic RuO2”为题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论文第一单位,郭雅琴博士后和张静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和共同第一作者,吴昊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特别感谢材料制备与表征平台在磁/电输运测试方面的设备/平台支持。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A1402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52271239)、广东省基金委 (2022B1515120058, 2022A1515110648, and 2023A1515010953)、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启动基金(Y1D1071S511)的经费支持。

1. 交错磁体(101)-RuO2原子结构和RuO2/Py异质结中类阻尼力矩效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

2. RuO2/Py异质结中自旋泵浦信号

 

原文链接: http://doi.org/10.1002/advs.202400967

 

 

撰稿:自旋量子材料与器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