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丨非晶形成条件新进展

2024-08-07
466
正文字体:

目前,形成非晶的途径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将无序状态保留而形成的非晶固体,如从气体到固体的气相沉积、磁控溅射以及最常见的通过液体快冷所导致的玻璃转变等; 另一类非晶形成是通过将有序状态无序化,常见的如超声振动、高速冲击、球磨非晶化等。前一个途经可以通过玻璃形成能力(Glass Forming Ability,GFA)来衡量非晶形成过程,而后一个过程是有序到无序的转变,需要借助应力等外场能量的注入,因此需要利用力致非晶能力(Mechanical Amorphization Ability, MAA)来衡量,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GFA与MAA具有正相关的联系,即体系GFA越好,MAA越高,但其中的理论依据及关联程度并不明晰。

图1 玻璃形成能力与力致非晶能力的关系

近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香港大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系统探索了GFA与MAA的关系。如图1所示,令人惊讶的是,同以往认识不同,本研究发现MAA和GFA之间的关联是可以调控的,且并不存在一种简单的关联模式。并且这种可调控性在模拟(周期加载)和实验(球磨)上均会出现(如图2a,b),说明这一调控机制的普遍性。

图2 应力可调控的玻璃形成能力和力致非晶化能力之间的关联

为了从理论上解释这种可调控性,本研究系统比较了无序到有序及有序到无序的形核理论,以此来联系玻璃形成能力(抵抗结晶)同力致非晶能力的关系,研究表明在高应力状态下,GFA与MAA呈现负相关性,而在低应力状态下,GFA与MAA呈现正相关性。该理论模型成功的解释了图1。所反映的关联性以及应力作用下的可调控性。该研究为利用非晶化途径的应力可调性调控非晶纳米晶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利用力致非晶化来调控材料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成果以“Stress-tunable abilities of glass forming and mechanical amorphiza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cta Materialia.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非晶团队李鑫鑫博士(现为香港大学博士后)和交叉科学中心尚宝双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尚宝双博士、柯海波研究员、白海洋研究员和汪卫华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其共同作者还有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吴桢舵研究员及香港大学陆洋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59645424005688

 

 

撰稿:非晶材料团队